【本土語言暨臺灣母語日實施計畫】
臺中市后里區后里國民小學本土語言實施計畫
壹、依據
一、教育部104年4月20日臺教國署國字第1040030833B號令修正「教育部補助直轄市縣(市)推動國民中小學本土教育要點」。
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語文領域-本土語文(閩南語文)。
 
三、本市推動國民中小學本土教育計畫。
貳、實施目的
一、激發探索與熱愛本土語言之興趣,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二、推展本土語言教學,培養學生聽、說、讀、寫、作等基本能力,能在日常生活中靈活運用、表達情意。
三、培養學生應用本土語言從事思考、理解、討論、欣賞、創作及解決問題。
叁、教學目標
一、近程目標:
1、與家長達成共識,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本土語言為學童必修課程。
2、學生對於閩南語之俚語、歌謠等能琅琅上口。
二、中程目標:
1、學童能用本土語言說出各種語詞及物品名稱。
2、學童能用本土語言做簡單交談。
三、遠程目標:
1、學童能用本土語言與家長、師生交談。
2、學童能用本土語言說故事、表演歌謠、舞蹈、辯論等。
3、能正確分辨語音、詞彙、語意十個以上。
肆、組織:成立「本土語委員會推動小組」,擬定工作內容,依組織分工實施,落實推動本土語言教學。
后里國小「本土語言委員會推動小組」
| 職稱 | 職務 | 姓名 | 執行任務 | 
| 主任委員 | 校長 | 陳錦鎮 | 召集會議、督導規畫本計劃執行與提供行政資源並考核。 | 
| 執行祕書 | 教務主任 | 曾哲仁 | 策劃、推動、執行、督導本計劃。 | 
| 學務主任 | 梁鈞閔 | 策劃、推動、執行、督導本計劃。 | |
| 總務主任 | 吳雅萍 | 策劃、推動、執行、督導本計劃、設備添購與經費支用事宜。 | |
| 輔導主任 | 呂貞儀 | 策劃、推動、執行、督導本計劃。 | |
| 推行委員 | 教學組長 | 張守漢 | 教育宣導、舉辦相關活動、資料蒐集、教學成果彙整、維護本計畫教學活動網站。 | 
| 閩南語科任 | 張月惠 | 協助校園情境佈置、協助閩南語教學推廣。 | |
| 一年級學年主任 | 李俐瑩 | 教學推廣。 | |
| 二年級學年主任 | 謝佩勳 | 教學推廣。 | |
| 三年級學年主任 | 黃陳育君 | 教學推廣。 | |
| 四年級學年主任 | 林青志
     | 教學推廣。 | |
| 五年級學年主任  | 毛澤楓 | 教學推廣。 | |
| 六年級學年主任 | 曹欣惠 | 教學推廣。 | |
| 科任代表 | 洪淑惠 張月惠 | 教學推廣。 | 
伍、實施對象:本校全體學生。
陸、實施內容:本校本土語教學以閩南語教學為主,客家語和原住民族語將與閩南語排定在正式課程中實施。
柒、實施原則:
一、生活化:師生藉由日常生活中本土語言之交談,增進本土語溝通的能力。
二、趣味化:透過遊戲方式,藉由生動活潑的教學,激發學生熱愛本土語言的情操。
三、隨機化:採用融入式隨機教學,增進師生本土語言運用的能力。
四、普及化:透過本土語言教學,將本土語普遍推廣到校園每個角落。
捌、實施方式:
一、以說、唱生活化之口語為主(講本土語,唱本土歌謠)。
二、每週一台灣俗諺,由張月惠老師在兒童朝會時解說,再由導師幫忙指導。
  三、訂每週二為本土語言溝通日,全校師生用本土語言交談。
四、單週四晨光時間播放閩南語教學影片,以提升學生學習。
五、依教學需要將本土語言教學融入各科教學中,如音樂課教唱本土語歌謠,各領域教學講解中加入本土語。
六、視需要辦理本土語言之演說比賽、朗讀比賽、講故事比賽。
玖、實施時間:
一、各年級在語文學習領域中,每週排定一節本土語言(閩南語)教學時間。
二、依學生的意願進行客家語和原住民族語教學活動,每週排定一節課程。
拾、教材:
一、各年級可購買課本或自編(台語囡仔歌、傳統唸謠、俗語…)。
二、教材請語文領域課程研究小組審查後使用。
拾壹、師資:
一、閩南語以通過閩南語認證中高級的校內教師為主。
二、客家語以通過客家語認證中高級的校內教師或教學支援工作人員為主。
三、原住民族語以通過行政院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考試合格的教學支援工作人員為主。
拾貳、本計畫經校長核准後實施。
承辦人: 張守漢 單位主管: 曾哲仁 校長: 陳錦鎮